一、新建與修改條目


     什麼是wiki?維基就是wiki嗎?這是一開始我對維基百科的疑惑。「wiki」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「Wikiwiki」「快、快」, 於1995年為Ward Cunningham 所創,指可在網路上開放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;而維基並不等同於wiki,維基百科僅是運用wiki概念,建制一個共同創作的百科全書平台,主要是基於共同主題的創作平台,其他類似的網站,如:軟體使用手冊/FAQ:MozTW Wiki。


      維基百科發揮了web2.0的精神,透過網路社群集結而成的力量,成就出一個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。然而我比較好奇的是,究竟是原因吸引使用者願意花費時間和精神編寫內容?在一般的論壇裡,會用發表文章


二、
論文名稱:虛擬社群中的網絡個人主義-以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為例

作者:施佩君

出處: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(92)

摘要:

在網路世界中是以新聞群組、BBS IRC、討論區等網路社群的型態來進行互動。

Wellman(2002)認為人與人之間透過社會性軟體(social software)進行互動,建立自己的個人化網絡(personal network),即所謂個人化的網絡社會(personalized social networks),這種新的互動型態稱為網絡個人主義(networked individualism)。但Ahlbrandt and Cunningham (1979)的研究中指出,社會資源取得的關鍵因素在於社群意識(sense of community),組織關係(social fabric)越穩固,成員能夠得到的關係資源也就越多。


此研究欲探討:(1)網絡個人主義影響社群意識的展現是否影響現今的社群意識?(2)社群意識與網絡個人主義何者對於社會資源的獲得最為重要?


最後研究結果發現,在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中,社群意識與過去的有所差異,同時網絡個人主義對於社會資源獲取的重要性高於社群意識。網絡個人主義這種互動以及管理關係的方式,是未來在討論虛擬社群的人際互動時,必須要被考量在內的重要因素。


三、維基百科研究計畫

可從「維基百科使用者特性分析」角度切入,進行研究。在維基百科首頁的第一句話便是「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」,指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編輯這本的百科全書。究竟這些網路使用者,是基於何種的想法來參與編修行列,是我想要探究的。


心理學中的「動機自我效能論」可作為立論基礎,此概念是由社會學習論班都拉(Albert Bandura)所提。指個人在目標追求中面臨一項特殊工作時,對該項特殊工作動機之強弱,將決定個人對其自我效能的評估。而自我效能則是依據自己以往經驗,對某一特殊工作或事務,經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,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,具有高度效能。


      研究方法採取質量並重,即先使用問卷調查法了解使用者行為,再針對高度參與維基百科之使用者作深度訪談,了解使用趨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ehp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